
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共同主办,是我国生物工程领域全国性学术团体、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月刊)内容涉及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专业领域。设有学术论文、研究进展、研究报告、专题论述、技术与方法、评论、新闻报道、生物工程领域知识产权研究、市场与商情、会议消息、动态等栏目,还以杂志专集、增刊等的形式出版生物工程专题著述。本刊创刊于1976年,是我国最早创刊的中央级综合性生物工程专业刊物,编辑委员会由国内知名生物工程专家、管理部门领导组成,发行面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台湾及海外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也有相当的订户,和海外建立有广泛的刊物交换联系并被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全年订阅价180元,邮发代号:82-673,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Diabetes Care:每周散步1小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时间:2024-01-15 10:44:58
引言:近日,发表于Diabetes Care期刊的研究显示:即使每周只散步一小时,也能降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风险。
血糖控制、饮食管理、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并称为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其中,运动在控制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微血管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和眼部并发症)发生在超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尽管规律运动被视为2型糖尿病管理“基石”,但其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不确定”,证据有限且“矛盾”。
国内外指南普遍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应至少保证每周150分钟的中等有氧运动,但在实际临床中,只有少数患者能够达到这一标准。那么,运动量少一点就没有意义吗?并非如此。
每周散步1小时,也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探究休闲时间体育活动与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包括最低的有效运动量。纳入英国生物库中年龄在37至82岁的18,09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0岁,女性占比37%。
在中位随访时间12.1年中,3.7%的参与者被诊断为神经病变,10.2%被诊断为肾脏病变,11.7%被诊断为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分别为每1000人年3.5、9.8和11.4。
神经病变、肾脏病变风险降低20%~30%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进行任何强度的运动,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肾脏病变的风险。
➤神经病变:多变量分析表明,相比不运动的患者,运动水平低于推荐标准的患者神经病变风险降低29%(aHR 0.71),达到推荐水平的患者aHR为0.73,高于推荐水平的患者aHR为0.67。
➤肾脏病变:相比不运动的患者,运动水平低于推荐标准的患者肾脏病变风险降低21%(aHR 0.79),达到推荐水平的患者aHR为0.80,高于推荐水平的患者aHR为0.80。
➤视网膜病变:体育活动与视网膜病的关联较弱。
研究人员认为,运动与视网膜病变较低关联性可能是由于不同形式的微血管并发症的病因差异所致。高血糖是视网膜病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其他代谢风险因素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炎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在神经病变和肾病变中起作用。
本文小结
这项针对英国人群的队列研究发现,进行任何程度的休闲时间体育活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和肾病的风险降低20%~30%,虽然对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作用较弱。即便是最低水平的运动(每周不到1.5小时的步行),也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肾病病变风险。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丹麦奥胡斯大学临床流行病学系Frederik P.B. Kristensen表示,既往大多数糖尿病研究都集中在死亡率和大血管并发症方面。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运动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具有相同模式:即使进行少量的体育活动,也能改善健康状况。这一结果令人鼓舞,尤其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表现出的预防作用。而1小时最低活动水平也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实现的目标。
参考资料:Frederik Pagh Bredahl Kristensen, Miguel Adriano Sanchez-Lastra, Knut Eirik Dalene, Borja del Pozo Cruz, Mathias Ried-Larsen, Reimar Wernich Thomsen, Ding Ding, Ulf Ekelund, Jakob Tarp;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UK Biobank Study. Diabetes Care 2023; dc230937.https://doi.org/10.2337/dc23-0937